新闻中心 分类>>

半岛官方app我与永久自行车的故事(二十八)

2025-04-19 10:02:5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官方app我与永久自行车的故事(二十八)【我赴香港工作前的一次谈线月,市委组织部通知我,赴港手续已办好,我打算春节后正式赴港上任。临行前,及一些部门主要领导分别与我进行了谈话。在康办约见了我一次。一见面,他便告诉我:“章厂长,轻工行业和老厂的干部群众一直给市委、市府写信,来信堆了一大堆,足足有一尺多高。”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大家都希望市里能留下您这个好厂长!这说明您在上自厂这几年的工作做得很不错,群众欢迎您这个厂长,而且信中没有一句批评您的。现在,香港回归的时间表已经确定,希望您到香港上实公司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团结香港各界工商人士,招商引资,为稳定香港经济和上海改革开放贡献力量!我们对您寄予厚望!”就这样,我带着领导的期望,于2月18日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一次康平路谈线日写给上自厂《永久报》编辑部的简讯草稿,记录的是当年2月6日晚,应市委、副市长之邀,我在康办市委办公室与他见面的情况。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根据市委、市府的安排,为扩大自行车出口,打算在上海重组自行车集团公司,并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他知道我春节返沪休假,便让秘书茅炳南打电话约我见面。

  我根据要求,就国际市场为目标,以永久、凤凰和上海名牌零部件企业为龙头,三强联手,重组外向型上海自行车集团公司,实现上海自行车行业联合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在交谈中,我回顾总结了几年来自行车行业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上海自行车行业面临的形势,并就组建集团公司的紧迫性、以扩大国际市场出口为目标实现三强联合、调整沪产自行车及零部件产品结构、削减自行车行业部分企业承包基数、给予自行车集团公司特殊扶植倾斜政策、以零促整大力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零部件、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科研开发、重组研究所和情报信息机构、集团公司的自主权、组织架构、领导和人事安排、组建步骤(一步到位或分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以及正确处理上海行业及外省市横向联营企业关系、取得共同发展,加强组建集团公司中的思想领导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我还特地介绍了上自厂与港商合资的深圳亚洲自行车厂模式,及其对扩大出口的示范作用。

  但由于市轻工业局组建的集团领导班子不够强有力,思想不统一,包括部分集团领导无法坐到一起办公,担任集团董事长的沈局长又是兼职。集团成立后,没有抓紧实施集团的统一管理和整合,管理上还不如改革前的自行车工业公司有序、有力、有效。随着改革深入,1993年前后,永久、凤凰分别单独上市,使集团公司名存实亡,丧失了上海自行车行业重振雄风的难得机遇,这一历史教训非常深刻。

  可能是2月初听我的汇报介绍,1990年5月31日,在深圳市副市长陪同下,参观了试生产的亚洲自行车厂公司,称赞该设备先进、管理严格、产品质量好。还勉励该公司继续努力,创造业绩,争取赶超那时发展迅速的中华自行车厂。

  1992年12月2日,上海驻港窗口公司——上海实业公司属下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独资兴建的香港南洋酒店开业。市长率团访问香港,12月7日在酒店接待香港知名人士。上实领导和我一起陪同市长参观并会见香港各界人士。参观中,我向介绍,南洋酒店是上实涉足酒店业的第一个项目。他还在签名册上签名留念。

  大概在1993年初,凤凰自行车三厂排上了上市名单,而永久还在上级考虑之中。时任厂长从上海给我来电,希望我能帮忙争取。我让厂长准备资料,并告知他下月将开上海,我会回沪参加。第二周回沪开会时,我写了封信给,说明永久如不上市,将缺少发展资金,会在竞争中落伍。并附上了上自厂争取上市的报告及资料。

  我利用午休时间,将信送到了康办。结果不出两周,就接到厂里时任厂长的电话,说有批示给蒋以任,同意将上自永久列入上市企业名单。1993年4月4日,永久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刚上市时,厂里干部职工欢欣鼓舞,觉得市里支持永久事业的发展,可以投资许多与自行车相关的新项目。但也有人事后点评说,永久上市资金盘子不大,而且不少项目仍在自行车相关产品圈子里转,视野不够开阔、走不出新路。况且,新项目上马后,没有赢利的增长点,反而拖累了老企业的发展,也不能使永久实现产品转型和扩大出口的大目标。

  1995年春节市政协团拜时,我见到了市长。他和港澳政协委员一一握手贺年。他对我说:“本来市里缺乏财经管理人士,想叫您回来到财政局任职。现在香港回归工作也很需要您半岛官网,希望您继续努力,做好迎接香港回归的各项工作。”

  对上自厂关怀有加,永久在国企改革的上一直得到市委、市府、市经委各级领导的支持。这是有目共睹的!

搜索